威而鋼救心 男女療效有差
台灣新生報作者【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2014年5月19日
威而鋼不只可以用來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對部分族群來說,也可幫助治療心臟衰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心血管研究團隊進行動物實驗發現,威而鋼治療男女心臟衰竭患者時,藥物作用、反應不太一樣。醫師處方心衰竭用藥時,應該要將性別因素考慮其中,治療效果才會好。
心理的話
本文章內容內標註原作者其權利歸屬原作所有,如有無法接受其
使用權或其他不當情形請來信告知,我們會儘快處理以維護原作者..........歡迎光臨 lulu 珍妮佛的部落格
目前分類:腦 心臟 血管類 (57)
- May 19 Mon 2014 07:37
威而鋼救心 男女療效有差
- May 11 Sun 2014 23:24
多發性硬化致病蛋白女比男多腦血管蛋白質高
多發性硬化症致病女比男多腦血管蛋白質高2014年5月11日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
女性罹患罕見疾病「多發性硬化症」比例較男性高,原來是腦部血管中一種稱為「S1PR2」的蛋白質搞的鬼。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團隊發表於《臨床研究期刊》的報告指出,S1PR2會使引起發炎反應的免疫細胞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破壞大腦與脊髓的神經纖維結構,而女性腦部帶有大量S1PR2的比例較男性高,因而較易罹患多發性硬化症。
神經細胞通常擁有許多呈樹枝狀的纖維分支,這些神經纖維外層會被一層「髓鞘細胞」以類似電纜包覆電線的方式包裹;髓鞘對神經細胞間訊號的傳遞至關重要,若髓鞘受損,神經傳導將出現延遲甚至中斷的現象。
- May 05 Mon 2014 22:10
心跳快又不規則 為多種疾病警訊
心跳快又不規則 為多種疾病警訊
台灣新生報作者: 【記者鍾佩芳、蘇湘雲/台北報導】 2014年5月5日
心跳過快,可從兩個層面來看,一為正常的快,一為不規則的快。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奭毓表示,正常的快是指規律的心跳過快,有些是疾病造成的,如甲亢、貧血等;有些是藥物引起的,如服用止痛藥,因人而異;有些則與個人體質有關,如少運動、緊張、壓力等;水喝得少且有脫水情形,如中暑者也會出現心跳過快的情形。病理性造成的心跳過快有心房頻脈、上心室頻脈、心室頻脈等。
- Apr 24 Thu 2014 00:38
心房顫動患者罹中風、失智、心肌梗塞風險暴增
心房顫動患者罹中風、失智、心肌梗塞風險暴增!
2014年4月22日(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
「心跳怎麼覺得忽快忽慢?」心房顫動,對許多民眾,相較於中風、失智、心肌梗塞,可能是個陌生的名詞,但以直白一點的說法,就是「心臟跳動的不規律」,而民眾可別小看心顫所帶來的風險,因為根據研究指出,中風、失智、心肌梗塞全都與心顫有關,且我國中風登錄統計顯示,全台近三成的中風病患,都有心顫病史!
- Mar 31 Mon 2014 21:38
血液中微型 RNA 預知心肌梗塞
血液中微型 RNA 預知心肌梗塞台灣醒報台灣醒報 – 2014年3月31日 下午5:29
美國研究指出,突發性心肌梗塞發作前,體內某種微型RNA會突然遽降,或可做為評估心臟病發風險的指標。(photo by Free Grunge Textures - www.freestock.ca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抽血就能驗出心肌梗塞發作的風險?美國鹽湖城山間醫學中心團隊發表於「美國心臟專科學院年會」的研究指出,兩個與調控基因功能有關的「微型核醣核酸(microRNA)」,在突發性心肌梗塞發作的前2週會急遽減少;研究人員認為,該微型RNA在體內的變化,可望成為評估短期心臟病風險的指標。
- Feb 11 Tue 2014 14:19
28歲患者心臟衰竭年節飲食油膩
年節飲食油膩釀「心」28歲患者心臟衰竭NOWnewsNOWnews – 2014年2月10日 記者王郁淳/台北報導
農曆年節剛過,許多民眾於年前就有許多聚餐、應酬,一直持續到年後,短時間內密集的飲食習慣改變,容易提高心臟疾病發生的風險。一名28歲年輕上班族,因年末尾牙、喜酒應酬不斷,半夜突然產生心臟疼痛症狀,由於患者無及時就醫,自行忍痛至少2-3小時,延遲治療時效而引發心臟衰竭,經送醫後已無大礙,但因心臟衰竭及專注力變差,不但工作上無法專注於閱讀以及造成稍微運動即反覆喘氣症狀,而被迫留職停薪。高雄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黃偉春醫師即表示,接近農曆年節時,平均一天即有3-4個人發生心肌梗塞,讓醫院門診心臟科、急診也與過年一樣「熱鬧」,黃醫師提醒民眾,年節前後飲食進補油膩,更應該多注意心血管疾病的問題。
近年來,國人飲食習慣因西方飲食文化導入而產生改變,加上年節飲食烹調油膩,攝取過多的油脂會讓血液中脂肪濃度過高,貼附在血管壁中形成脂肪斑塊,易造成動脈硬化、血管內腔狹窄等心臟問題。黃醫師說明該個案即因飲食過度油膩、加上天寒使血管收縮較劇,外加上患者平時缺乏運動,過多的脂肪除造成肥胖外,也易讓冠狀動脈阻塞,使供應至心臟的血流與氧氣突然中斷,造成心肌局部或廣泛的組織壞死,導致心肌梗塞發生。
- Feb 07 Fri 2014 14:25
心肌梗塞前兆有哪些? 高血脂阻塞血管 心臟病發率高常人1.8倍
高血脂阻塞血管 心臟病發率高常人1.8倍【心肌梗塞前兆有哪些?】中廣新聞網 – 2013年10月24日 下午5:07
據國民健康署調查指出,患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民眾,經5年追蹤後發現,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分別是常人的1.9倍、1.5倍及1.8倍,報告指出,更年期後女性三高增倍,50歲之前,女性的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發生率普遍低於同年齡層的男性,但女性在50歲之後,三高的發生率卻大於男性。
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鴻猷在中廣iCare愛健康與振興醫院共同舉辦的健康講座中指出,正常而言,膽固醇濃度會在50歲時達到高峰,而且男性通常比女性高,但婦女在停經後,膽固醇濃度直線上升,甚至超過同年男性。
- Jan 23 Thu 2014 19:52
全身痛當心纖維肌痛症
全身痛當心 纖維肌痛症中央社中央社 記者陳朝福高雄電 2014年1月22日
農曆春節將近,如果全身痛,不要以為只是過於操勞或工作壓力引起,專科醫師今天提醒注意是否為纖維肌痛症。
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腦功能暨癲癇科主任醫師莊曜聰表示,如果因全身痛而導致無法出門辦年貨或大掃除,不要以為只是過於操勞或工作壓力引起不適,應立即就醫,可能纖維肌痛症上身。
- Jan 16 Thu 2014 21:32
「急救五招」切人中、抓肩井、抓腋下、切合谷及溫開水
「急救五招」切人中、抓肩井、抓腋下、切合谷及溫開水
「急救五招」的內容,包括:切人中、抓肩井、抓腋下、切合谷及溫開水。詳細部位及手法,分析如下:1.切人中
「人中」又名「水溝穴」。在鼻下、上唇之間,上三分之一的定點。人中穴屬於「督脈」。用大拇指指甲重切,具有直接興奮中樞神經的效果。人中穴的痛感極強,一切昏厥,都應善用人中穴。人中延伸督脈,直接關係中樞神經。嚴重的車禍、外傷、痛症,或患者失血過多,血壓劇降十分危急時。避免血壓劇降,重切人中穴效果顯著。
- Jan 14 Tue 2014 18:27
左心室肥大成因容易導致心肌梗塞 心電圖
左心室肥大成因容易導致心肌梗塞心電圖
左心室肥大其實成因非常的複雜,所以會造成身體的影響也非常的複雜。基本上,左心室主要打出去的血就是掌握全身的血液,如果動脈狹窄,或者是身體血管壓力很高,這個時候就會導致左心室的肥大。至於為什麼會有這個情形?通常是抽煙導致的。抽煙、肥胖都會造成這些問題,其次就是缺乏運動而導致血液循環不佳,這個左心室都會造成傷害。再來一種就是身體的一些藥物使用,還有就是血糖控制不佳,或者是高血壓都會造成左心室的肥大。另外一種情形就不是因為血壓過大而造成的,相反的是心臟本身造成的,這是心肌的肌肉病變問題,如果是這個,你必須要看看心臟科,別無他法,治療上也沒什麼好方法。再來就是你要去想一想為什麼會肥大?肥大的理由當然是打不出去的結果,會不會是因為血流的部分有了問題,腎臟所帶來的血液收縮太強,這個血壓一定要控制好。再來,心臟肥大的時,結果通常造成瓣膜閉鎖不全,這個時候會導致整個心臟裡面血管的逆流,這個時候血液會出問題。其次是心臟肥大的時候,它導致心臟的血液自我循環不佳,容易導致心肌梗塞,這些都要特別注意。治療方式很簡單,不抽煙、不喝酒,正常飲食習慣,降低血壓,大致上就這樣。提问者采纳 2007-02-11
心脏肥大分 運动性肥大 和 病理性肥大,
- Jan 08 Wed 2014 22:14
曾有不明原因突然頭暈、昏倒、胸痛、呼吸困難等突發症狀可能為冬天容易發生猝死的高危險群
曾有不明原因突然頭暈、昏倒、胸痛、呼吸困難等突發症狀可能為冬天容易發生猝死的高危險群台灣新生報作者: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14年1月7日
最近冷氣團一波波來報到,讓許多患者面臨猝死的風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主任高偉峰昨(六)表示,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曾有不明原因突然頭暈、昏倒、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的人應早日就醫診斷、評估,因為容易受不明原因影響就「突發症狀」的人可能為冬天容易發生猝死的高危險群。
高主任指出,除了上述高危險群之外,其次就是具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特徵的人也是容易發生猝死的高危險族群,尤其是年紀愈大愈危險。還有一種特別的情況,那就是六十幾歲以下曾有猝死經驗者,其家人也可能是高危險群,民眾不得慎重以對。
- Dec 30 Mon 2013 22:06
健康降血脂(運動+飲食控制+藥物) 高膽固醇易中風 史他汀類(statins)使用需知
高膽固醇易中風健康降血脂(運動+飲食控制+藥物) 史他汀類(statins)使用需知 華人健康網作者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30日
現代上班族三餐攝取高油脂且缺乏運動,長期造成膽固醇囤積,易增加腹部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健檢報告出爐,老是被長輩取笑為「奧少年」嗎?其實,現代青壯年上班族,特別是計程車司機和電腦工程師,經常熬夜加班、日夜顛倒、三餐胡亂吃,加上久坐、少運動,長期造成膽固醇囤積,且普遍有腹部肥胖,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甚至在30多歲就可能發生腦中風!
- Dec 12 Thu 2013 23:57
切胃救心臟 敏盛醫院救命代謝手術成功!
切胃救心臟救命代謝手術成功敏盛醫院!NOWnews 2013年12月12日 記者范文濱/桃園報導
體重過重的肥胖民眾,多半覺得以運動及飲食調節就好,卻忽視所導致代謝的相關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症狀,已有民眾因體重過重導致心臟衰弱,隨時致命危險;桃園敏盛醫院日前即出現兩個個案,經外科部主治醫師陳榮堅分別以袖狀胃切除合併胃折疊術與胃分離及腸繞道術後,已經恢復健康,快樂出院。
敏盛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陳榮堅表示,一位32歲以廚師為業的潘姓病患,發病半年前還可以打籃球,但是到醫院就診時,連爬樓梯到二樓都有困難,經超音波檢查,顯示重度心臟衰弱,BMI值為53.7、心臟輸出比為37%。接受袖狀胃切除合併胃折疊術五個月後,體重已經減了49公斤,由原本的174公斤降到降到125公斤、BMI值為38.6、心臟輸出比為65%。
- Dec 11 Wed 2013 12:30
沈默殺手!中年男漠視舒張壓恐中風
- Nov 21 Thu 2013 00:20
心衰竭不瀕死可攜心室輔助器延命 心難等植入心室輔助器延命
心衰竭不瀕死可攜心室輔助器延命 植入心室輔助器延命
中央社中央社 – 2013年11月19日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20日
近來天氣寒冷,許多因心臟衰竭惡化而喘不過氣來的病患,紛紛到急診室報到。心臟衰竭屬於高死亡率的疾病,1年死亡率約25%至30%,5年死亡率則高達50%,甚至比癌症都還可怕。目前針對必需換心但等不到心臟移植的心衰竭患者,已經有「可攜式居家型心室輔助器」,可延長其存活率,並提供末期的心臟衰竭患者另一項醫療選擇。
- Nov 20 Wed 2013 08:49
腦中風血管超音波檢查
腦中風血管超音波檢查 亞東醫院神經內科 陳 龍醫師
腦血管攝影 (Angiography):比較侵入性且費用昂貴的檢查,危險性比前兩項高,在檢查前需須由醫師作評估。血管攝影可以清楚看到頸動脈和腦血管有無阻塞或狹窄,是診斷腦血管疾病的『黃金標準』。檢查是將導管從腹股溝的股動脈打入顯影劑,利用X光照像方法把血管內的情形顯影出來。這項檢查會注射顯影劑且需局部麻醉,所以在檢查前須禁食8小時;因為傷口容易出血的關係,檢查後6~8小時傷口必須以砂袋加壓,並平躺在床上。
頸部與穿顱超音波:藉由超音波測量頸部與顱內動脈的流速評估血管是否硬化或狹窄。醫師會視需要安排檢查。
- Nov 20 Wed 2013 08:26
心臟超音波翻譯 腦血管心導管檢查方法 冠狀動脈檢
心導管檢查方法
心導管檢查方法是在腹股溝或手腕注射局部麻醉,導管可以由穿刺腹股溝部位的股動脈或手腕部位的橈動脈進入血管,在冠狀動脈注射顯影劑照相。診斷性心導管術所引致的併發症或死亡率,小於千分之四。臨床遇到拒做心導管檢查民眾,會建議患者先自費做電腦斷層篩選,而非侵入性的電腦斷層掃描,可先篩選民眾的心血管是否有狹窄或是硬化病變等問題。避免病患在緊急狀況時做出不當的處理導致醫療
心臟血管中英文名稱 ,心臟血管中英文名稱提供參考 臨床護理好文轉發
- Nov 18 Mon 2013 10:28
CPR急救至少須逾38分鐘
CPR急救至少須逾38分鐘 記者蘇湘雲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11月18日
當一個人心臟突然停止跳動,旁人若趕快進行CPR急救(心肺復甦術),說不定還有一絲機會可以救回一命。日本最新研究顯示,進行CPR急救三十八分鐘以上可以增加心臟驟停患者活命機會,患者腦功能也比較能恢復正常。
上述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二O一三年學術研討會。
- Nov 11 Mon 2013 23:46
高血脂無感殺手 積極藥物治療保命
高血脂無感殺手積極藥物治療保命
優活健康網 – 2013年11月11日 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
資深音樂人馬兆駿因心肌梗塞世猝逝,其父於69歲也同樣完全沒有徵兆驟逝,馬兆驊與小弟馬兆駿以前從未自覺有心血管疾病風險與檢查的重要性,直到痛失家父與小弟,馬兆驊才到醫院檢查,血管攝影竟發現右冠狀動脈達70-95%嚴重阻塞,血脂數更是紅字,拖下去恐連命都沒了,今(11)日他出席記者會鼓勵病友戒菸、規律運動、並準時服藥,控制病情、生活能更健康、精彩。
- Oct 25 Fri 2013 01:04
心肌梗塞前兆有哪些? 高血脂阻塞血管 心臟病發率高常人1.8倍
高血脂阻塞血管 心臟病發率高常人1.8倍【心肌梗塞前兆有哪些?】中廣新聞網 – 2013年10月24日 下午5:07
據國民健康署調查指出,患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民眾,經5年追蹤後發現,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分別是常人的1.9倍、1.5倍及1.8倍,報告指出,更年期後女性三高增倍,50歲之前,女性的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發生率普遍低於同年齡層的男性,但女性在50歲之後,三高的發生率卻大於男性。
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鴻猷在中廣iCare愛健康與振興醫院共同舉辦的健康講座中指出,正常而言,膽固醇濃度會在50歲時達到高峰,而且男性通常比女性高,但婦女在停經後,膽固醇濃度直線上升,甚至超過同年男性。